麻醉科

宋丹丹教授:在平衡中坚守,在热爱中前行

"那些消毒水味道的童年,是我职业选择最早的启蒙。"宋丹丹教授的从医种子,萌芽于爷爷奶奶常年就医的记忆里。她回忆道:“小时候,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和医院打交道。家里有一位医生亲属,每当家人身体不适,父母总会第一时间向他求助,而他几句沉稳的嘱咐,就能驱散父母

教授 宋丹丹 平衡 麻醉科 麻醉学 2025-09-30 09:09  1

从武警绿到天使白,麻醉科医生捐髓救人

“作为麻醉科医生,我每天在手术室见证生死,太清楚血液病患者有多渴望‘生’的机会。”9月10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医生刘钧(化名)接受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他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说,“2021年穿军装保家卫国,2025年穿白大褂救死扶伤

救人 麻醉科 武警 刘钧 麻醉科医生 2025-09-12 09:20  4

你是不是也曾遭遇过那种明明平常,却莫名让人想笑的瞬间?比如改装床头柜的创新玩法,或是“专治失眠”的麻醉科医生新工牌

有些生活琐事,说出来苦涩;但换个角度,随手一拍就成了有趣的梗。比如那句“橄榄?狗都不吃”,或者室友用华夫饼机烤芝士三明治的脑洞……这就是我们整理的梗图合集,每一张都有点“笑到点儿上”的味儿,快来看看有没有戳中你的那根冷笑神经。

失眠 改装 麻醉科 床头柜 工牌 2025-09-10 22:49  3

学术盛会举办,众多平台报道——彰显清华一附院及麻醉科影响力

8月22日至23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成功承办了“北京围手术期医学学会麻醉与疼痛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北京医学会疼痛分会学术会议暨北京医师协会疼痛医师分会第20届疼痛专家沙龙暨第21届清华大学麻醉与镇痛学习班”。北京市卫健委官网、清华大学新闻网、医

学术 清华 麻醉科 清华一附院 一附院 2025-09-08 11:23  2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姜虹: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

无影灯下默默付出,麻醉医师虽不站在手术的最前沿,却是患者生命防线的重要守护者。他们用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在每一个关键时刻,为患者构筑起一道无形却坚实的屏障。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内,就有着这样一位默默付出的麻醉医师,她既是不断攻克疑难的麻醉学专家

人民医院 守护者 上海交通大学 麻醉科 姜虹 2025-08-29 12:24  4

徐铭军教授:分娩镇痛现状分析及实施策略

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幸福感、安全感,促进生育友好,5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向全国医疗机构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底,开展产科医疗服务的三级医疗机构全部能够提供分娩镇痛服务;到2027年,开展产科医疗服

策略 教授 麻醉科 分娩 徐铭 2025-08-27 00:25  4

执手拓荆医,微光启新篇

在荆州市中心医院75年院史的长卷上,回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六位医学教授,三对伉俪,以赤诚与学识,共同奠定了医院发展的基石。其中,时任内科主任的辛得光教授与时任麻醉科主任的郭灵恩教授,这对武汉医学院1955届的同窗伉俪,书写了医院早期发展的动人篇章。

麻醉科 王力 光启 灵恩 执手 2025-08-15 02:35  10

骨科、麻醉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睡眠和焦虑障碍管理专家共识

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是手术患者的主要恐惧来源之一,也是影响术后康复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疼痛与睡眠障碍、焦虑障碍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改善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睡眠和焦虑障碍是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加速康复的基础,也是骨科和麻醉

睡眠 手术 疼痛 骨科 麻醉科 2025-06-25 11:48  8

英国90%、美国60%,中国不到10%,无痛分娩如何才能在全国推广

“推进分娩镇痛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技术已非常成熟,关键是要有足够数量的有资质的麻醉医生愿意做这件事情。同时,需要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等科室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逐步完善分娩镇痛的服务流程,真正将分娩镇痛工作落到实处。”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教授曲元接受《

英国 推广 麻醉科 黄宇光 分娩 2025-06-10 12:50  9